首页 - 学生英语 > 智能英语学习平台

智能英语学习平台

发布于:2021-02-24 作者:jason 阅读:707

项目类别:

海外项目(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项目)

创业项目名字:

思昂智能英语学习平台

项目介绍:

智能英语学习平台()结合智能专家系统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中小学师生完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学生需要的教师做不到的教与学任务,运用科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素质和成绩。这一开创性产品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推荐为现代数字教育中全民学习空间的成功案例。已经在北京、天津、重庆、河北、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的学校大规模应用,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思昂教育的智能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时代的学习生态。在这个新的学习环境中,校园没有边界,知识没有界限。在线上线下的无缝融合中,运用现代学习方法掌握世界前沿知识,为国家实现战略转型、人才强国奠定基础。

项目前景预测:

在推广的第一年,智能英语学习平台()的销售额从零迅速增长到1600万。今年希望风投进入后销量翻倍。2015年有望增加到350万学生,9000万销量。采用新的商业模式:B2B B2C

融资需求(金额和方式):

500万美元,股权融资

智能英语学习平台【英语头条】

1月8日晚9点,一家提供k12题库服务的教育APP企业办公室灯火通明。市场部、运营部、产品部已经开了一整天的会,讨论公司提供的软件是否属于严格调查范围,下一步如何处理。

他们讨论了生死选择题:切断内容功能意味着APP应用核心价值受损;切断内置的广告代码,意味着原本已经捉襟见肘的流量流动性完全丧失,最可怕的是被学校彻底封杀,所以从上游源头入手,会失去整个市场,甚至需要重新设计商业模式。

每一个选择似乎都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业内很多人眼里,k12应试教育题库市场toC的发布早就被证明是一个不存在的伪命题,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可以通过toB从学校获取用户,为学生提供消费升级的积分。

11天前,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学校应用将面临严格的监管审查。

根据规定,任何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和联系的APP,或者使用抄袭作业、搞题海、发布成绩和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一经发现,将立即停止使用。同时《通知》从APP内容、审核备案、收费、学生资料保护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让教育界一时议论纷纷。《通知》要求按照“每条分录必须审核”、“谁选择谁负责”、“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核”责任制。学校首先要做好选择,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批。

在业内人士看来,是《通知》赋予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双重的审核权限,赋予了地方政府和学校很大的自主权。如果成功了,就造战壕,生意更好;输了,就彻底出局了。

1月8日,在前述教育APP企业召开的深夜会议上,公司运营部和产品部都保持沉默,而市场部很少成为当天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部门。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市场部都要努力说服各种客户。

1月7日,在国家扫黄办专项整治期间,“互动作业”、“娜美盒子”等20多个学习应用被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一些企业选择加入平台,一个官方背景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负责申请准入和审核的中央电教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其重要职责之一是从各种来源收集资源和应用程序,然后通过平台各级资源和公共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1月9日,中央电教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向《经济观察报》介绍,12月28日,教育部下发了《通知》,1月7日,按照《通知》的要求,下发了《关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资源汇聚工作的通知》的复印件,用于我们的衔接审查工作,其中明确表示,此前与平台有关联的企业应在1月31日前进行自查整改。

某APP软件提供商表示:“选择将APP应用连接到中央电教中心,可以避免《通知》中的不符合和违法嫌疑;另一方面,在下次审查和备案时,有官方的认可更有说服力。”

更多提供入学应用的企业正在等待教育部门给出下一步的细则。

行动

一些企业开始积极拥抱变革。1月5日,“网络教育”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科大讯飞、教育科技、极客大数据、思君科技等多家企业联合签署学习APP行业自律倡议,提出坚决支持《通知》要求,承诺以教育价值为导向,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建立长效机制

科大讯飞教育集团副总裁丁鹏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通知》的提案,从长远来看,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APP对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个性化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因为一些企业为了圈流量、赚快钱,充斥着色情暴力和网络游戏,危及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行业需要监管,没有监管的发展会失去方向。”

K12应试教育圈的“乱”由来已久,与进校APP挣钱少有关。教育APP业务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toB付费模式,直接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要求提供服务。教育局或学校直接买单,学生免费使用;另一种是toC模式,通过免费入学为学生提供服务,后期转换收费。但是对于APP提供商来说,学生的粘性和利润才是问题的焦点。

一家提供学习APP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学习软件的粘性低,费用转化率低。他们只能依靠APP的内置游戏,抓球或者提供试题的作弊功能来实现粘连。没有盈利渠道,也不能攻击学校和教育机构。装广告装游戏骗取点击赚钱,也可以向游戏公司和广告公司多交一笔费用。"

类似于上述负责人,参与色情和加载游戏广告的APP软件公司也不在少数,这也是政策制定者决心整顿的重要原因。

教育技术(原运营)市场副总裁吕涛告诉记者:“互联网教育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的教育环境。但不能忽视的是,随着资本的涌入,行业出现了一些混乱,没有强有力的政策规范,市场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随着教育部发布《通知》,各方面意见浮出水面,行业背后的问题开始推上台面。提供教育APP软件的公司纷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等待着陆

接下来该怎么办?

就科大讯飞而言,他们的做法是积极向各级教育当局备案,并在《通知》上发布承诺;对于一个教育技术,在自查的基础上,会邀请一些地区使用自己产品的老师来填写

对于他们产品的认同和理解,形成文件后通过校长审核,再递交区教委。而对于更多中小型教育软件提供者来说问题依然棘手。

科大讯飞是中国在线教育的头部企业之一,根据科大讯飞提供给经济观察报的采访回复,其旗下智学网已在全国余所学校广泛应用,服务师生超过2500万。其旗下智能英语学习平台E听说,3年多以来,全国超6000所中学、5万名中学英语老师和5万个班级常态化使用,2018年累计为用户提供英语评测次数达7亿次。

观望、打探,在一段时间内,由专家、行业人士组织的小型沙龙、座谈会频频开启,企业最关心的依然是APP入校审查机制如何建立?如何落地?具体细则又是怎样?

在国务院参事汤敏看来,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对入校的APP进行筛选与监管,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但是具体到执行中,如何能把好事做好,还面临几个问题。比如说谁来判断APP能进校?目前政策规定是谁采买谁负责。首先要经过校长层面,但具体到各位校长评判标准不一样,对软件中复杂的技术与内容,他们能否加以判断?有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判断?目前还不好说。

汤敏说:“互联网化教学产品的运用,对未来培养青少年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新的教育内容以很低的成本大面积地推广。但是,如果我们把判断完全交给每个学校的校长,校长又不能对APP长期效果的好坏作出判断,处于安全保险起见,一禁了之,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再者,把复核权力交给县教育局,全国教育局加起来有3000多个,面对这么多的APP进校,也会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造成巨大负担,最后很好的政策,恐怕会难以执行到位,结果是事与愿违。”

汤敏建议,这事应该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由行业协会从国家的层面来审查、来认证,给出白名单、黑名单,让学校的校长老师在白名单中优选,这样更可行。

对于《通知》中规定不增加教师工作和学生课业负担的题库类APP,汤敏认为,这些规定也是模凌两可,难以判断。什么是题海战术?目前很难界定和处理。这种模棱两可判别APP应不应该进校的标准,最终造成政策很难落地,甚至会扼杀了教育信息化给中国教育带来的进步。

汤敏说:“我们在贫困山区做了大量调研和试点工作。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对促进乡村教育的公平,对于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贫困乡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花了大钱在推进‘三通两平台’工作,硬件都建好了,但没有好的软件配合,没有能够不断迭代、不断改进的APP相配套,也事倍功半。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不能耽误,需要认真考量。”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20182564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不饱和

相关文章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